102岁开国将军:我上战场从不害怕。
曾经叱咤风云的开国将帅,仅剩下一位高寿老人,已跨越百岁门槛,依然精神矍铄。
他的存在,如同时间的见证,默默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岁月秘密。
究竟是谁,支撑着这段历史的最后余晖?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?
少将军衔背后的战火淬炼
王扶之,1923年秋天出生在陕西省子洲县一个贫苦农家。
命运对他并不友善,5岁时母亲便离世了,只剩下父亲含辛茹苦地抚养。
为了生计,小王扶之不得不给地主家放牛、打工,挣一口饭吃。
生活艰难,父亲省吃俭用,咬牙将儿子送到私塾读书,让王扶之学会了认字。
1935年,年仅12岁的王扶之听闻红军正在招募新兵。
怀揣着报国之心,他谎报年龄,自称已经17岁,成功加入了红军,被编入红二十六军少共营。
入伍后不久,王扶之就迎来了人生第一次战斗。
面对装备精良的敌人,初出茅庐的他不畏惧,巧妙运用从农村带来的梭镖技能,成功缴获敌军武器,获得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支枪。
这支枪不仅是作战工具,更是他从此踏上军旅生涯的重要象征。
1939年,他被选送参加第18集团军总部的一年制参谋训练,开始系统学习军事知识。
免责声明: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。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,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,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,请给我们留言。